首页>>新闻中心>>垦区动态>>文字

从“靠天吃饭”迈向“数字蔗田”——广糖集团开启甘蔗种植新模式

发布日期: 2025-04-15

在广西糖业集团(以下简称广糖集团)那广袤无垠的蔗田里,春风拂过,宿根甘蔗萌发出新芽。部分蔗田已泛起点点绿意,蔗农们在其间忙碌穿梭,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。往昔,这片土地上的甘蔗种植长期处于“靠天吃饭”的状态,产量深受自然因素的制约。而如今,这一局面已然得到彻底改写。

广糖集团西江制糖公司桂平厚禄自营基地水肥一体化设施。吴周 摄

近年来,广糖集团通过近三年对“水肥一体化”技术的示范应用,有力推动甘蔗产业朝着智能化、精准化方向大步迈进,成功实现产量、糖分、效益的“三提升”,成为传统农业积极拥抱科技、全力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。

 

科技赋能,解锁增产增收密码

广糖集团大新制糖公司水肥一体化设施。赵红雨 摄

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诸多挑战。有鉴于此,广糖集团携手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,积极投身于智能水肥控制系统的探索。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气象数据,从而精准调控水肥比例。数据显示,采用该系统后,节水率可达30%,肥料利用率提升25%。在2024年秋冬遭遇干旱天气时,运用这项技术的地块亩产增加1至2吨,农户亩均增收500至1000元。目前,广糖集团已在来宾市、南宁市、柳州市等核心蔗区建成5万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区,覆盖面积超过54万亩,技术普及率达到29%。

 

政策护航,点燃创新实践引擎

为有效降低农户参与的门槛,自2024年起,广糖集团投入超千万元专项资金,在来宾地区推出“设备补贴+技术兜底”政策。具体而言,每亩补贴150元(其中政府补贴50元,制糖企业补贴100元),并提供为期三年的免费维护服务。与此同时,广糖集团还整合乡村振兴资金,支持散户安装设备。今年冬春,广糖集团联合政府发放抗旱物资,助力蔗农抗旱种蔗60万亩,其中约20万亩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覆盖。

广糖集团红河制糖蔗区水肥一体化设施。黄婷佳娜 摄

在创新实践领域,广糖集团旗下各制糖企业因地制宜,亮点纷呈。2022年,13家制糖企业引入物联网技术,开发出智慧蔗田管理平台,农户可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操控灌溉;2023年,广糖集团金光制糖将水肥系统与病虫害防治、甘蔗封闭除草有机结合,构建起“节水-高效”循环链,亩管理成本降低200元,综合收益增加1000元;2024年,农开公司积极探索“全程托管”或“半托管”服务,有效破解规模化管理难题。

 

党建领航,凝聚推广磅礴力量

广糖集团党委将水肥一体化推广列为党建重点项目,党员先锋队深入田间积极开展“三带”行动:建立党员示范田,目标是使亩产突破5吨;组织“田间党课”超百场,培训农户上万人次;牵头解决管网铺设等难题。红河制糖公司党员农艺师覃佩因深入指导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滴灌书记”,有力推动了片区普及率的显著提升。

广糖集团良圻制糖公司水肥一体化设施。黄洁 摄

广糖集团副总经理潘力表示,2025年将持续加大水肥一体化建设力度,重点解决桂中地区的干旱问题,计划将蔗区水肥一体化覆盖率提升至35%,并配套建设“数字蔗田平台”。该平台将集成水肥监测、气候预测、病虫害预警等功能,实现甘蔗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。

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数字蔗田”,广糖集团以科技为笔、党建为墨、利益联结为纸,精心绘就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崭新画卷,为乡村振兴与蔗糖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动力。

(江玮 黄玉咪)

Baidu
map